为帮助2025级研一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节奏、解决科研入门难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数智产业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学术沙龙在逸夫楼F302主会场及明德楼H409、H410分会场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夯实科研基础、明晰研究方向、提升创新能力”为宗旨,特邀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在读博士校友和优秀硕士生代表分享经验,为新生带来实用且具启发性的学术“启蒙课程”。

开幕式上,数智产业学院张超院长寄语新生:新时代硕士研究生要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成果回报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投入。科研工作中应注重团队协作,积极与导师、同门配合,兼顾专业能力和沟通艺术,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他勉励研究生们在学术沙龙中汲取真知、碰撞思想,牢记时代使命,锤炼专业本领,提升协作能力,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数智产业学院李建军副院长强调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新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恪守科研伦理,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共同守护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科研工作不应仅停留在论文发表,更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大力推动成果转化,确保研究具备切实的应用价值。
开幕仪式最后,学院对在科研表现卓越的同学进行表彰,为优秀研究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在信息分会场,青年骨干教师麻宏宇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我国长波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产业化应用现状,为同学们的科研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优秀毕业生、内蒙古大学在读博士姜博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探索历程,详细回顾了研究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既介绍了实验成功的经验,也坦诚分享了遇到的挑战及应对之道。

优秀硕士生苗益霖从研究生学习发展的整体视角,系统总结了通过高效阅读文献、提炼创新点、开展实验和论文投稿来提升学术能力的方法体系。

优秀硕士生毕丰政全面梳理了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经验,内容涵盖文献阅读、科研工具使用、数据获取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

在计算机分会场,青年骨干教师张乐分享了文献阅读的方法心得,从论文阅读到写作,从研究选题到创新点挖掘,详细介绍了提升科研能力的具体路径。

优秀毕业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刘海英围绕研究生三年学习规划与未来发展展开分享,帮助同学们明确各阶段核心目标,避免科研与成长过程中的盲目性。

优秀硕士生王合飞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历程,建议同学们遵循“问题—理论—方法—验证”的研究模式,为新生指明了一条清晰可行的科研路径。

优秀硕士生栗丽莎介绍了科研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使用经验,强调科研要聚焦实际问题,对论文要进行深入精读,并充分利用各类工具提升研究效率。

在互动交流环节,研一新生与分享嘉宾围绕“如何平衡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跨专业读研如何弥补知识短板”“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科研想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本届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生提供了宝贵的科研入门指导,也营造了开放协作的学术氛围,充分展现了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持续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支撑,努力培育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科研人才。